close
大學參加多年的康輔社,從一進去就被提醒:
團康可以生活化,但是生活不能團康化。
意思是說在台上的笑點可以運用時事、模仿、身邊人事物的笑料來親近觀眾取得共鳴,
但是平時的生活不能像台上表演一樣裝腔作勢,當作玩笑。
我想身在其中的前輩也知道吧!這種現象一直都存在,也一直不會消滅,
總有需要的人前仆後繼,淹沒在這個氛圍中~

那是彷彿跟魔鬼簽約一樣嘗過眾人目光集中在自己的甜頭之後便無法忽視的存在感,
總有人不分晝夜地保持過份神采奕奕、活力四射的形象,
有人不斷地重複那曾經好笑的口頭禪,
有人不論回答什麼總要以一個假想形象來幫自己發聲,
有人中毒太深,在人後也用盡心機如何出位。

或許他們看到陳奕迅的這首歌時,會感同身受地流下淚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deos=Js8h3QSnllg&v=LJEwPEs9bEg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vXHSwYpTO9g&hl=zh_TW&fs=1&]


生活是多麼平淡無奇的事,但總要跟它扯上關係才容易被接受。

綜藝可以生活化,生活不可綜藝化;
報導可以生活化,生活不可報導化;
直銷可以生活化,生活不可直銷化;
文學可以生活化,生活不可文學化;
  ..........................................................................很多很多,包括諮商。

可能很多朋友都期待,唸完諮商的人,
應該非常有耐心,非常溫柔,非常能體諒,非常能包容...
其實我也曾經期待自己扮演這樣的形象,然後認為自己還得修行,搆不上這個標準。
但,所謂的形象,不就是離原本的自己有所距離的嗎?
如果是背離了自己去演一個「諮商者」,那麼還能算是真誠嗎?

強調真誠的曹中瑋老師說:
我們雖然可以因為這項專業多瞭解人一點,多知道當下比較好的互動方式一點,
但一個專業的助人者在諮商工作中,跟在生活中當然是不一樣的。
在諮商中,我們要完全放下自己,以對方的世界為世界,必須全神貫注。
在生活中要時時刻刻這樣專注在別人身上,是很累人的。
而且,在生活當中作為「自己」,就不可能沒有自己的「立場」,沒有信念,
不太可能一直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接納。

Rogers認為諮商者的真誠一致應該擺在第一位。

否則演出來的無條件接納及同理心,對方都會從非語言訊息裡感覺到那是虛假的。
我想起一些剛參加成長課程、團體或初次接觸這個領域的人,
會一直睜大眼睛,不斷地靠近到侵犯了對方的人際界限...................在練習專注?
一直「嗯哼嗯哼」次數多到有點打斷談話....................在練習積極傾聽?
說一些彼此雞皮疙瘩都癢起來,如無根浮萍般飄渺的讚美.........在練習無條件的接納嗎?
默默觀察然後在對方無準備之下丟出一項自以為高明的專業定論.........在練習個案概念化?面質?高層次同理?

他們以為演了這樣一個角色,可以離對方更近。
卻不知道,正是演戲這回事拉開了彼此的距離。

因為希望自己看起來像是有經過諮商專業「修行」的人,卻又希望保有自己的「真誠」,
我這個言語有時候過份直接的人正努力拿捏這個分寸,
對我來說要對沒有感覺的人事物讚美真的是一件好難的事,
但這或許也是警惕:心中裝了太多成見,所以才看不見優點。
好久不見的哲誠學長說我「說話直率又圓融」,算是這條路上的小小嘉獎吧!哈~

歌詞中說:「很不安怎麼去優雅?」
也許當找到自己安在時,便不用去扮演諮商者、團康帶領者、小太陽、領導者....
自自然然地,存在並與他人共存著,如其所是。
真誠、舒服、有智慧。那大概便是我一直想追求的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a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